荨麻疹是一种以皮肤黏膜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为特征的过敏性疾病,表现为突发的风团(红肿斑块)和剧烈瘙痒,病因复杂。<<<在线咨询
一、病因
1.免疫性机制:
IgE介导:食物(海鲜、坚果)、药物、昆虫叮咬等触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自身免疫性: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存在抗IgE受体或抗肥大细胞抗体。
2.非免疫性机制:
物理性刺激:寒冷、压力、摩擦、日光等直接诱导组胺释放。
感染或炎症:病毒、细菌感染通过炎症因子(如IL-6)间接激活肥大细胞。
二、临床表现与分型
1. 急性荨麻疹
特点:病程≤6周,突发风团,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
伴随症状:约20%患者出现血管性水肿(眼睑、口唇肿胀),偶伴发热或腹痛。
2. 慢性荨麻疹
特点:病程>6周,风团每日或间歇性发作,可能与自身免疫病(如甲状腺炎)相关。
亚型: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无明确诱因)。
物理性荨麻疹(如划痕症、寒冷性荨麻疹)。
三、日常预防与护理
1.诱因规避:
记录发作日记,排查食物、药物、环境等潜在诱因;
物理性荨麻疹患者避免冷热刺激、紧身衣物摩擦。
2.皮肤保护:
使用温和护肤品(无香料、酒精),避免热水烫洗;
冬季加强保湿,预防干燥加重瘙痒。
3.心理调节:
慢性患者易伴焦虑,可通过冥想、认知行为疗法(CBT)缓解压力。
荨麻疹虽常见,但病因复杂,不能盲目买药,患者需要再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治疗。
- 上一篇:荨麻疹和环境有关吗
- 下一篇:斑秃形成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