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睡前明明好好的,早上醒来却浑身发痒,忍不住想抓挠。这种 “起床痒” 可能与睡眠环境、皮肤状态或潜在健康问题有关,找准原因才能对症解决。<<<在线咨询
一、床上用品 “藏隐患”
螨虫或其排泄物:床垫、枕头、被褥是螨虫的 “温床”,尤其是长时间未清洗或潮湿的床品,螨虫繁殖速度加快。螨虫及其排泄物会刺激皮肤,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起床后皮肤发痒,还可能伴有小红疹,多集中在背部、腰部等与床品接触紧密的部位。
材质刺激:化纤材质的睡衣、床单透气性差,会影响皮肤呼吸,且容易与皮肤摩擦产生静电,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痒感;有些人对羊毛、羽绒等材质过敏,接触后也会出现瘙痒。
洗涤剂残留:洗衣液或柔顺剂未彻底漂洗干净,残留在床品或睡衣上,可能会刺激皮肤,尤其是敏感肌人群,容易出现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
二、环境因素 “搞偷袭”
空气干燥:夜间睡觉时,若开空调或暖气,会使室内空气湿度降低,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导致角质层干燥,早晨醒来就会觉得皮肤紧绷、发痒,四肢、脸颊等部位更明显,抓挠后可能出现细小脱屑。
温度变化:从温暖的被窝到相对凉爽的室内,温度骤变会使皮肤血管收缩、扩张,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痒感,这种情况在秋冬季节更常见。
三、皮肤自身 “出状况”
夜间分泌旺盛:夜间皮脂腺、汗腺分泌相对缓慢,皮肤屏障功能略有减弱,若本身皮肤干燥,经过一夜睡眠,皮肤水分进一步流失,就容易出现瘙痒。
隐性抓挠:有些人在睡梦中会无意识地抓挠皮肤,自己却不知道,醒来后可能因皮肤被抓伤而感到痒,还可能发现皮肤上有细小抓痕。
四、潜在疾病 “发出信号”
荨麻疹:部分人属于 “物理性荨麻疹”,夜间睡眠时受到压力、摩擦(如被子压迫)或温度变化刺激,会诱发风团和瘙痒,醒来后症状明显,风团可能在数小时内消退。
胆汁淤积或肾功能异常:肝胆疾病导致胆汁淤积、肾功能不全时,体内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全身瘙痒,且这种痒多在夜间加重,还可能伴有尿液颜色加深、皮肤发黄等症状。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皮肤感觉异常,出现瘙痒,夜间血液循环相对缓慢,痒感可能更明显。
- 上一篇:后脑勺很痒是怎么回事
- 下一篇:遇热头皮痒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