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甲癣)的形成核心是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包括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酵母菌等,这些真菌通过多种途径侵入指甲后,会逐渐破坏指甲的正常结构。<<<在线咨询
真菌的 “入侵路径”
真菌最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当指甲或甲周皮肤存在微小破损时(比如指甲被砸伤、修剪过短、长期浸泡在水里导致的甲沟损伤),真菌就会趁机侵入。比如经常穿不透气的鞋子,脚部出汗多,脚趾甲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就给真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与灰指甲患者共用拖鞋、脚盆、毛巾等物品,也可能间接感染真菌。
真菌对指甲的 “破坏过程”
真菌侵入指甲后,会在甲板或甲下组织中生长繁殖。它们会分解指甲中的角蛋白(指甲的主要成分),导致指甲的结构被破坏:
初期可能表现为指甲颜色变浑浊,出现白色或黄色的斑点、条纹,失去原本的透明感;
随着真菌不断侵蚀,指甲会变厚、变脆,表面变得凹凸不平,甚至出现分层、碎裂,严重时整个指甲会变形、翘起,与甲床分离。
容易诱发灰指甲的因素
指甲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如经常做家务、游泳,或穿不透气的鞋袜,会让指甲更易被真菌盯上;
甲周皮肤问题:如果有脚气(足癣)、手癣等皮肤真菌感染,真菌很容易蔓延到指甲上,引发灰指甲;
指甲损伤或畸形:指甲受过外伤、有嵌甲(指甲往肉里长)等情况,会破坏指甲的屏障,增加感染风险;
免疫力下降:长期熬夜、营养不良、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让身体抵抗力降低,更难抵御真菌侵袭,灰指甲也容易反复发作。
灰指甲具有传染性,且一旦形成,真菌很难自行清除,若发现指甲出现变色、增厚、变形等异常,需注意避免接触他人的皮肤和个人物品,同时关注指甲的变化,及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